本文目录

  1. 初三的学生想提高作文水平,多读作文范文有用吗?
  2. 申论大作文论点如何论证?
  3. 高三作文总是写不够800字怎么办?
  4. 高中语文有答题模板吗?
  5. 清华才女武亦姝800字军训感言,有人赞誉,有人诋毁,你如何看待?

初三的学生想提高作文水平,多读作文范文有用吗?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

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讲,写好作文非常关键。很多学生在老师的帮助下学习了多方面的写作方法。同时,也读过很多范文即优秀作文。可以肯定地说,读这些优秀作文对学生写好自己的作文有很大帮助,但离升学考试的要求还在很远,自己要写出很好的作文并获得一个高分更是难上加难。毕竟,平时的写作和升学作文的要求不能在一个层次上相提并论。更何况,光靠读优秀作文不可能得到质的提升。每个初三学生至少读过两本或两本以上的各类优秀作文,甚至更多。可在写作文的过程中,却不能写出一篇很好的作文。一个班写作文出类拔萃的学生也就那么几个。

那怎样做才能把优秀作文用好,把这些书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化呢?

一、看版块

可以说,每一本书都有编辑的目的和意图,看他侧重体现这本书哪方面的作用和价值。一本书分哪些版块,每个版块集中体现哪方面的主题或重心。要求学生在充分把握这些版块后再阅读。把每一个版块认认真真阅读,充分理解这一版块所有文章集中体现的重心。必须要做到心中有数,整体把握。有的学生总是喜欢选题目来读,看到一个喜欢的题目就读两遍,不喜欢的题目就不会去读。这种选择式或跳跃式的阅读其实没有太大效果,即便读了很多优秀作文也得不到提高。原因就是没有充分重视编辑的意图和目的。没有把每一个版块的作文阅读落到实处。因此,按版块阅读才是提高写作能力的有效方法,做到读得准,读得牢,夯实基础,逐步提高。

二、找亮点

就一篇优秀作文而言,之所以能被编辑选中,都有他独到之处。也就是说这篇文章有亮点。亮点才是他获得成功的关键。就语言的运用,有些优秀作文已经很成熟,体现出自己的写作风格,这也是他亮点的其中之一。

因此,学生在阅读这些优秀作文的过程中,一定要反复阅读,仔细琢磨,找到这篇文章的亮点是什么。如果学生在阅读一篇优秀作文时找不到亮点所在,或者草草读完就了事,几乎算是白读了。充其量学生对这篇文章有点映像,过了又忘得一干二净。只有充分阅读,找到亮点所在。原来人家是这样写的,我也可以尝试着从这方面努力,也许可能会获得成功。把别人的亮点转化成自己的经验,在以后的作文中尝试着写,就会有所提高,有所进步。哪怕在以后的写作中有意识地注重一下也是一大进步。

三、寻对接

这种方法对于很多学生而言,几乎不会去做,他们本身可以做到,却想不到。也就是说,读了一篇优秀作文之后一定要善于感悟和思考。找到一些贴合自己生活实际的地方。一定要学会把对方的想法、看法、甚至是事例的选择、材料的组织等很多方面结合自身实际去思考。哪些方面和自己的实际相符,人家怎么能想得到,而自己就想不到。他们的生活经历和自己差不多。把自己的看法、想法努力往对方靠,自己怎样做才更合适,才更符合对方的实际。自己选择的事例或素材要怎样整合才更合理,更贴切。如何做才适合运用到对方的作文中。如果对方采用了我的事例或素材,效果会怎样?一定要把自己及其作文中的某些地方努力向对方靠,力求找到很多能够与之相对接的地方。为何人家能用得好,用得活?但凡有这种想法都是一大进步。把好的方面保留,不好的方面抛弃。在以后的写作中,力求在同类型的作文中体现得更灵活、更有效。

四、勤写作

在平时的学习中,我们经常强调读写结合。很多学生读了优秀作文后提高不大,原因就是没有加强写作。勤于写作是作文水平提高最快最有效的办法。在平时的学习中,老师也经常讲要多写,多练习。学生也知道,只有加强写作才能提高。而他们读了优秀作文后并没有写,读完就了事。因此,各种版本的优秀作文一买再买,一读再读,可提高还是很慢,甚至有些学生根本就没有提高。当然,不仅仅是读的问题,每个学生吸收不一样。其实,勤于写作并不需要每一次写都要写成一篇完整的、高质量的作文。平时做一些小练笔,就某一个点写成小片段完全可行,两者可以有效结合。小练笔写得多就是一种积累、一种强化,在某一次写作中信手拈来,一篇像样的作文就完成了。勤于写作,在优秀作文中读到的知识点和方法才能得到巩固和运用,形成自己的能力,提高当然就会很快。这是写作过程中最关键的环节。把读和写分开的做法并不可取,既浪费了时间,也得不到提高。

五、找差距

议论文范文高中800字?初三的学生想提高作文水平,多读作文范文有用吗?

每个学生即便是读了很多优秀作文之后,也写了很多作文。即便是作文水平有所提高,但无论如何也达不到优秀作文的水平和要求。还欠着很多火候,差距仍然很大。这也是很多优秀学生最苦恼的事情。学生要做的是把自己的作文经常和一些类似的优秀作文作对比,自己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怎么做才更接近优秀作文的要求和水准。反复阅读优秀作文和自己的作文,再反复修改自己的作文,直到自己满意为止。逐步缩小自己和别人的差距。锲而不舍,金石可镂,总有一天自己也能写出更多优秀作文。

结束语:学生写作文是一件并不容易的事情,写好作文就更加艰难。学生读很多优秀作文,从中获得一些方法和技巧不失为一种很好的选择。但多数学生读过之后并没有得到更多提高。不过,要把优秀作文读好、用好、用活。读了之后善于思考,善于写作,把动脑和动手结合起来,找到一些恰当的方法作为辅助,相信写作能力会有所提高。

希望我的回答能帮到所有喜欢写作和想要写好作文的学生,希望他们在初三升学考试中能写出更高水准的作文。

一家之言,仅供参考,欢迎评论和指点!谢谢你的阅读!

图片来自网络,侵立删。

申论大作文论点如何论证?

在申论写作过程中,论证是文章写作篇幅最长,最重要的部分。论证最重要的是就是对提出的观点说清楚、讲明白。如何说清楚,讲明白?这就是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即申论讲义里提到的例证法与理证法

例证法,顾名思义就是举例子。在申论写作中,可以举社会热点、历史典故、名人事例、自身经历等等,通过对事例的陈列来达到说服力。理证中有原因分析、影响分析、比喻论证、数据论证、原理效应分析等等。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一下比喻论证、数据论证以及原理效应论证。

比喻论证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文章写作中是比较常见的。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在分论点论证过程中主要就是分论点本身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优化。

如2018年国考副省级,原始分论点为:科学促进想象力发展;艺术促进想象力发展;古文化促进想象力发展。可以优化为:科学为想象力打牢地基;艺术为想象力奠定基础;古文化为想象力增色添彩。

数据论证

在申论材料中,经常会出现很多数据,数据在申论作答中起的作用很大,但是一般在申论客观题作答一般不会直接照抄数据,需要对数据进行最大值,最小值的提炼,进而得出观点。

比如2014年副省级:材料中提到一项对“白领阶层”的社会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认为与过去5年相比,生活幸福指数略有下降和下降很多的占36%;快乐正悄然离一些人远去,焦虑已渐渐占据某些现代人的心理。

可合并改写:当前心理焦虑逐渐成为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快乐远去、幸福感不断下降。

又如:有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农民工整体的47%。他们因为收入较低,难以承受较高的生活消费,融入城市生活困难重重,更容易滋生心理问题。可改写: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基本占到农民整体数量的一半。他们在城市工作,却面临诸多生活困境,难以融入城市。他们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

同时,人口流动范围加大,生活环境变化加快以及各种自然灾害频发,都会使人们增加社会陌生感带来归属感的降低,进而导致孤独感。特别在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生活着一些被高就业门槛和高生活成本边缘化的“社会隔离”人群,或称心理“无根”人群,这种现象得不到消解,易使一些负面情绪蔓延,甚至危及社会秩序和安全。

合并改写:当前人们对社会陌生感增加,归属感降低,孤独感增强。尤其是很多被高就业门槛和高生活成本边缘化的社会隔离人群,他们的孤独感更强。

分论点论证:放慢生活节奏,让生活慢下来,有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不可否认,当前心理焦虑逐渐成为困扰很多人的问题,人们快乐远去、幸福感不断下降。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基本占到农民整体数量的一半。他们在城市工作,却面临诸多生活困境,难以融入城市。

他们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没有帮他们树立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相反人们的对社会陌生感增加,归属感降低,孤独感增强。尤其是很多被高就业门槛和高生活成本边缘化的社会隔离人群。这些心理问题的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最终会引发极其恶劣的后果,危及社会秩序和安全。所以放慢生活节奏,让人们在慢生活中寻找到心理的归依平衡,才真正有利于重塑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原理效应论证

原理效应论证在论证中应用程度比数据相对较少,因为需要对原理效应的本意以及寓意有所了解。当然,如果掌握了较多的原理效应,那么原理效应的应用在论证中也会得心应手。比如常见的原理效应有:木桶原理、青蛙效应、墨菲定律、破窗效应、羊群效应等。

那么原理效应如何应用?在这里可以适当举例。

比如,2019年国考副省级分论点为“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应该互补”。

那么论证可以如下表述: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应该互补。在社会学中,有一个效应叫马太效应。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当下喻指两级分化现象。当然,在乡村文明与社会文明之间亦是如此。

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过分重视对城市文明的发展,造成的结果便是乡村文明严重落后,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发展不对等。在这种情况下,要发挥城市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国家政策向乡村倾斜,人才、资金、技术向乡村流动,如此才能实现乡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因此,比喻论证需要对原始的句式加入本体以及喻体进行扩句;数据论证可以通过找寻最大值、最小值来进行书写;原理效应需要结合本意以及寓意来写作。当然,申论写作离不开课下的积累,希望各位学员可以多积累,写出高质量的申论文章。

高三作文总是写不够800字怎么办?

其实想要作文字数多是件很容易的事,用以下方法就能使作文的内容丰富:

一、巧用文章结构丰富内容,文章结构在文体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并列式”的结构。中学写作的文体主要以议论文和抒情文为主,其写作结构很符合这一要求,因为每个段落之间不必有必然的联系,它们可以自成一体。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扩充内容,多选用几个能突出主题的素材即可,但要注意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记叙文也同样适用此方法。

二、巧用各种描写丰富内容多加一些心理、神态、环境、正面(直接)、侧面(间接)、动态、静态和修辞手法等各种细节描写。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这种描写不需要实在的故事情节,只要与当时特定的情景相符的描写就可以。例如:

(一)心理活动的描写: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克莱谛是个好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他帮助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的情形。还有他来我家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诚心诚意地欢迎他,父亲又是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来。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见他上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大概是因为扛多了柴的缘故吧。想到这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二)自然环境的描写:春雨也有妖媚的面……

丰富作文内容的方法还有很多,详情请看《作文公式中学版》。

高中语文有答题模板吗?

我是高三语文教师,最近两天有高二学生向我要答题模板。我借该问题谈谈我的想法。

高中语文到底有没有答题模板呢?

我说没有吧,网上铺天盖地的答题模板,尤其是高中学生在初中便收集了大量的答题模板。我说有吧,这些模板如果真的有用,那么语文是不是都可以得高分呢?但近18年的语文教学经验告诉我,语文得高分并非易事。

我的观点:语文与其说有答题模板,不如说有规范的答题思路。

举例说明。

试题

问题:这首诗后四句接连用典,表达了诗人的哪些思想情感?(6分)

送别杜审言

[唐]宋之问

卧病人事绝,嗟君万里行。

河桥不相送,江树远含情。

别路追孙楚,维舟吊屈平。

可惜龙泉剑,流落在丰城。

模板:用……之典,表达……之情。

3分答案

①运用孙楚与屈原之典。他们均有才华而不得志,作者“追孙楚”“吊屈平”也体表现了自己的不得志,体现自己壮志难酬的苦闷。

②运用龙剑之典。诗人借物喻已,有才的人需有志之士挖掘,表现了作者一展宏图的信心,体现了诗人乐观心境。

这是考90多分的学生的答案,判3分。

分析:虽然用到了模板,但是情感分析有误。所以,典故给3分,情感0分。

6分答案

①用孙楚之典,表达对友人才华的赞赏之情。

②用屈平之典,表达对友人不幸遭遇的同情。

③用龙泉剑之典,表达对友人才华被埋没的惋惜和能被后人赏识的期盼。

3分答案和6分答案区别在于情感分析的精准!

小结

答题模板,代表一种清晰的答题思路,有利学生组织的答案更规范。但是,一道题的得分本质上还是依赖准确的分析和表达。

如果答非所问,仅有答题模板是没有用的。只有形式上的规范和内容上的准确合二为一,才是语文答题的真正秘诀。

清华才女武亦姝800字军训感言,有人赞誉,有人诋毁,你如何看待?

清华才女武亦姝800字军训感言,虽无华丽的词藻,却真挚感人。重剑无锋,返朴归真,更见深厚的文字功力,古典诗词浸润下的质相之美更让人心动。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诗词又是汉语中精致的珍珠,平平常常几个字经过诗人排列组合,就能展现美丽的画面、深远的意境、悠远的情思,带给人无穷无尽美的感受。

复旦附中武亦姝肤白腿长,秀外慧中,央视诗词大赛夺冠,是唐诗宋词代到了这位才女代言而更加璀璨夺目,还是唐诗宋词浸润了这位才女,在现代的外表上展现出了古典的韵味?

好的诗词和人总是两相和的。在这篇不足800字的军训感言中,亦可以看出武亦姝这位大美女小妹妹带着古典诗词的韵味,洗尽铅华,虽无照人的明艳,却自有一股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质朴真挚,令人动容。

唐诗宋词语言精练,诗人总是以最敏锐的感觉去捕捉生活中的稍纵即逝的意象,来表达刹那间的感受和体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宁静闲适;“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雄浑悲壮;“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苍凉悲怆;“东篱把酒黄昏后”,洒脱豪迈……

武亦殊的军训感言里,这样的句子俯拾皆是,“头顶的星星比上海多,水一样安静”,对北京的喜爱溢于言表;“北京的路和河道一样直铺很远,四平八稳”,一个“直铺”写出了道路远去,河流延伸,“四平八稳”,涉笔成趣,透着机趣。

“偶尔还会想念麻酱馄饨和豆芽菜浇头的冷面,想上海有点潮湿的天和回家的时间”,眺望远方的眸子暗谈了,一泓思乡的湖水的涨潮了,“乡愁”是古典诗词中永远的主题,武亦姝行文之中,稍事点染,化抽象为具体,思乡之情跃然纸上,真挚可感。这样的语句在文中俯拾皆是。

腹有诗书气自华。天生丽质,诗词浸润,秀外慧中,涉笔成趣,浑然天成,于平淡中见真情,于无声处听惊雷。常言说,会读唐诗三百诗,不会吟诗也会诌。多读一点唐诗宋词,影响得不仅是文笔,还有人的气质。男生多读一些唐诗,可以增添一抹阳刚之气,女生多读一点宋词,可以平增少许婉约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