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论文发表网站?关于地球运动科学小论文?

本文目录

  1. 盖亚假说:地球是活着的吗?
  2. 地球史上的温暖期?
  3. 关于地球运动科学小论文?
  4. 地球位于可观测宇宙正中心,这是巧合吗?
  5. 地球板块是如何运动的?

盖亚假说:地球是活着的吗?

谢邀!

1972年,英国生态学家,詹姆斯?珞夫洛克(James.E.LoVelock)据此提出了一个理论,——盖亚假说,并与美国微生物学家,林恩?马古利斯结成,合作伙伴。二人在1975年,发表了一篇论文,正式确立了盖亚说。盖亚假说认为,地球表面的一些,适宜生物居住的环境,是由地球上所有生物,共同调节以达到平衡的。

经他本人与其他研究者,发展到如今,该假说,更是大胆地提出:地球是一个能够,实行自我调节的”超生命体”。

地球史上的温暖期?

地球经历了8个温暖期。

由欧洲10个国家的科学家组成的联合科研小组,在经过8年之久的研究工作得出结论,地球的下一个冰河期在1.5万年后才能出现(忽略人类对地球气候变暖的影响),在今后的1.5万年中,地球还是处于温暖的时期。

在最近一期的《自然》这本杂志上(第429卷623页),他们发表了相关的论文,说明了这一结果.这些来自10个欧洲国家的科学家,对南极的冰川进行了探究,获得了深达2800米的冰核取样品。

这么深的冰核可以反映出过去74万年来地球气象的变迁。他们发现,在这74万年中,地球分别经历了8个冰河期和温暖期。

根据对冰核的分析,他们断定目前的温暖期与40万年前的一次温暖期很为相似,那次的温暖期持续了2.8万年,而目前的温暖期是在1.2万年开始的,因此科学家得出结论,下一个冰河期最早应在1.5万年后开始。

关于地球运动科学小论文?

地球运动有自转和公转,自转的速度是否恒定,公转的轨道是稳定呢?要知道地球时刻受到木星和金星引力扯动,这种扯动长期作用结果是什么?

地球位于可观测宇宙正中心,这是巧合吗?

地球位于可观测宇宙正中间不是巧合而是必然。

我们站在荒野上,眺望四周,自己当然就是一个可观测荒野的中心点。我们观测宇宙也是一样,上下左右前后,我们可观测到的宇宙是一个以我们为中心的球形。

可观测宇宙

可观测宇宙并不代表宇宙的形状,只是以观测者为中心的一片可观测到的球形区域。包括地球在内的宇宙中的每一个位置都可以作为中心点,从不同位置都可以分别得到一个可观测宇宙的区域范围。

我们从地球观测宇宙当然以自己为中心。目前可观测宇宙的半径为460亿光年的球体,当然这个可观测宇宙并非是说我们最远观测到了460亿光年在的星体,而是通过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数据计算得来。我们真正观测到的最远星系距离地球130多亿光年。

至于宇宙真正的大小就众说纷纭了,有学者认为宇宙直径780亿光年,小于可观测宇宙范围,也有学者认为是可观测宇宙半径的10倍,但无论那种观点基本都认同宇宙或许有限但永远到达不了边界。

总之,如果对于地球位于可观测宇宙的正中心存有疑问,必然是对于可观测宇宙的概念没有理解。可观测宇宙也可以这样描述,以我们为中心,可以观测到的宇宙区域。

地球板块是如何运动的?

以下基于我专业知识,不对之处请多指教。

地球板块运动学说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大陆漂移学说、海底扩张学说和板块构造学说。请看三个学说如何解释板块运动:

一、大陆漂移学说的依据:大陆漂移原是魏格纳的突发奇想,是他根据大陆形状的互补性、地层、古生物、地质构造、古气候、古生代冰川等方面的证据提出来的。该学说认为,地球上所有大陆,在中生代以前曾经是统一的巨大陆块,称之为泛大陆或联合古陆,中生代开始,泛大陆分裂并漂移,逐渐达到现在的位置。大陆漂移的动力机制与地球自转的两种分力有关﹕向西漂移的潮汐力和指向赤道的离极力。

二、海底扩张学说:是对大陆漂移说的进一步发展。美国普林斯顿大学地质系的系主任赫斯,在参加二战时,有机会乘坐潜艇进行水下观察,他观察到160个“太平洋中下沉的古岛”高出海底3-4千米,但离水面不超过1千米,后来他又在汤加海沟发现一座高出海底8200米的“古岛”,其平顶离水面730米,向西倾斜,象比萨斜塔一样歪立在海沟的斜坡上,好象它就要沿着海沟的斜坡滑下去一样。美国海军电子实验室的科学家迪茨,在参加过海洋探险时,在菲律宾东的马里亚纳海沟见到与赫斯所见到的相似现象,因此也得到了与赫斯相同的结论。并在后期参加“先锋”号科学考察船的地磁填图工作中,特别提到门多西诺、先锋等巨大断层的意义,引起了地质学家的广泛注意。1961年迪茨在英国的《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他的论文,并明确地将这一假说称为“海底扩张”。后来,人们就把二人都作为“海底扩张说”的创立者。学说的主要内容为:高热流的地幔物质沿大洋中脊的裂谷上升,不断形成新洋壳;同时,以大洋脊为界,背道而驰的地幔流带动洋壳逐渐向两侧扩张;地幔流在大洋边缘海沟下沉,带动洋壳潜入地幔,被消化吸收;大西洋与太平洋的扩张形式不同:大西洋在洋中脊处扩张,大洋两侧与相邻的陆地一起向外漂移,大西洋不断展宽;太平洋底在东部的洋中脊处扩张,在西部的海沟处潜没,潜没的速度比扩张的快,所以大洋在逐步缩小,但洋底却不断更新,古老的太平洋与大西洋的洋底一样年轻。

三、板块构造学说是在大陆漂移学说和海底扩张学说的基础上提出的,该学说认为,地球表面覆盖着不变形且坚固的板块(岩石圈),板块在相对塑性的软流圈上漂移。该学说基于三个基本事实和两个基本假说而建立的。

第一个基本事实是软流圈的重新确认,这一认识重新划定了固体地球上部的两个圈层,即岩石圈和软流圈,也使得大陆以岩石圈板块的形式在软流圈上的漂移得到认同。

第二个基本事实是通过地球上一些星球规模的构造带可以把岩石圈划分为若干个板块。

第三个基本事实是岩石图板块可以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

第一个基本假说就是岩石圈板块是刚性的,它可以进行长距离的应力传递,板块的地质作用主要发生在边界上,而板块内部则比较稳定。

第二个基本假设是地球的表面积基本保持不变(不是必需的)。这样在地球的某个地方发生板块的增生,就会在另一个地方发生消减。

码字不易,请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