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1. 最后一课原文?
  2. 我心中的戒尺,作文?
  3. 你支持把“戒尺”归还给老师吗?

最后一课原文?

《最后一课》原文是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1873年,首版于《月曜故事》。

扩展资料:

《最后一课》讲述的是在普法战争中被普鲁士强行割让的一所乡村小学在上着告别自己母语的最后一堂课,通过一个孩子的眼光来展现整个沦陷区的屈辱和对自己故土的深切的思念。

《最后一课》作为课文,被收录进2016版人教版七年级下册语文书中。

我心中的戒尺,作文?

严格意义上来说,它并不算一把合格的戒尺:又短又粗。

现在的它已经光荣退休,安静地躺在书橱的一角。我下意识的抚摸手心那两道已残缺的红印,心上的疤痕又在隐隐作痛。贪吃的年龄,永远是在不知饥饱地吃,看着我日益壮大的身材,妈妈甚是头痛。于是,我们“约法一章”:我在妈妈的管理下控制饮食,坚持一个月可获得一份“神秘大礼”。为了得到妈妈口中的神秘大礼,我暗暗下定决心,捍卫自己的底线。在此后的一个月,望着橱窗里美味的烤翅,我只是咽咽口水;看着摆柜里芳香的蛋糕,我只是抹抹嘴唇。在煎熬中,一个月过去了……第三十二天时,妈妈一脸神秘的把我拉到一边,用更神秘的语气说:“下楼帮妈取个快递。不过,不许偷看。”我两眼茫然,见我走神,妈妈加重语气重复了一遍:“不许偷看!戒尺可不在意你是谁。”我回过神来,木然地应了应,飞也似地离开。余光瞥了一眼戒尺,它还是静静地躺着,阳光有些跳跃地洒在它身上。拿到快递后,如妈妈所担心的,那个黑色的盒子大大的勾起了我的好奇心,究竟是什么呢?泛着金色的光晕,那个盒子显得愈加神秘。看?不看?一番激烈的思想斗争后,我怀着极为复杂的心理,小心而又兴奋地打开了那个让我纠结的盒子。哇!竟然是我最爱的棒棒糖。但是,妈妈不是一直反对我吃它吗?满肚子的疑惑触动了我的神经。哦!我想起来了,今天是妈妈兑换神秘大礼的日子,难怪呢!看着诱人的糖果,想起我这一个月的艰难,索性席地而坐,抛开形象开始享受美食。天边由金色的麦浪换成打翻了的葡萄酒,沉浸在糖果世界中的我丝毫没有发现在一棵树下站了很久的妈妈。待到吃完最后一颗糖,我猛然抬头,正好撞上妈妈的背影。没发现我吧?我心虚的想,同时手脚麻利地收拾好满地的垃圾,故作轻松的向妈妈跑去。回到家,妈妈漫不经心地问:“去取快递怎么这么长时间呀?”我心一惊,以为妈妈发现了什么,同时又觉得不可能,我明明隐藏的那么好,便想撒个娇混过去:“哎呀,只是玩了一会儿。”“只是玩了一会儿?”“那当然。”妈妈,莫非已经看穿了我的谎言?当我还在思考时,一股强大的气流猛然袭来,妈妈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起戒尺握住我的手“啪啪”就是两下。我懵了,随后疼痛使我“哇”的一声哭出来。“哭?你哭什么哭?走的时候怎么答应的?连最基本的诚实守信都做不到了吗?”我愣了一下,泪水接着又涌出来。这次,更多的是自责与内疚。瞥向那把戒尺,它依旧是那样。“仁、义、礼、智、信”几个字散发着独特的光芒。那把戒尺仍静静的躺着,落了些灰尘使它光泽不再。那次以后,它再也没有被拿出来。值得庆幸是的是,我终于长大了。

你支持把“戒尺”归还给老师吗?

我不支持这一做法。原因有三:

一是好孩子,好学生不是打出来的

用戒尺惩罚有错的学生,是私塾先生用的一种教育手段,过时了。

建国已经70多年了,社会在不断发展不断进步,还在讨论用早已过时的教学方式本身就不合时宜,不觉得可笑吗?

用现代的教育理念,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让孩子有理想肯钻研自觉学习才是成才的根本,每年考上清北等名牌大学的学生很多很多,哪一个是打出来的?

二是难以承受家长们的指责

如今的家庭孩子少,个个都是掌上明珠,家长娇惯孩子是一个普遍的存在。

孩子在学校中如若不遵守纪律,学习成绩较差而受罚,有些家长不去追究孩子的过错而会直接闹到学校,这是每一个学校最不愿看到的现象,是不可承受之重。轻则教师停职,付出赔偿,重则使学校名誉受损。

为避免此类现象,有的学校对某些学生的过错视而不见,放羊式教学不是更不利于孩子成长吗?

当然这不是普遍现象,学校教育是一个长期严肃的课题,培养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永远是教学工作的重中之重。

戒尺进课堂议论文高中800字,我心中的戒尺,作文?

三是容易对孩子造成心理影响

在这里我想起了前一段时间,在网上议论纷纷曝光的一个事件。即一个成年人在大街上遇到了自己多年前的老师,为泄愤当众搧了老师几个耳光,纠其原因就是上学时老师打过他,此时老师已经退休年龄不小了,如何下此狠手?最终的结果虽已处理,我不去评判,不过看后五味杂陈,心里真不是滋味。

此阴影何以长时间留存,这一切不都是当时老师所採取的教育手段而积下的恩怨吗?老师打学生不对,成年人打教过自己的老师更不对!

由此我不赞成把戒尺还给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