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仁”的思想的真谛是什么?

“仁”的思想真谛是儒家极广的一种道德范畴。《说文--人部》“仁”,亲也。《礼部--中庸》“仁者人也,亲亲为大。”指人与人相亲相爱。

孔子言:“仁”包括恭、宽、信、敏、惠、智、勇、忠、恕、孝、弟……等内容,并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和“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为实行方法。

“仁”指有仁德的人,仁者,无敌于天下,一切人类的价值基础是仁爱美德。仁爱的力量是和平、美好。美好的生活是由爱所激励、由知识所指导,爱与被爱是人生存中最大的快乐,仁爱可使世界转动。

孔子道德与利益议论文 孔子仁礼思想原文?

孔子仁礼思想原文?

孔子者,仁也。仁是第一要义,光芒与天地共色、日月齐辉。仁是兼爱忠君敬国孝悌,仁是个人五德俱全,温良恭俭让,不愚不激不诽谤不投机。

尧舜者是为仁,商汤周文为仁。士者苦其心志,劳其筋骨,终生不忘“克己复礼,仁在其中”(《论语·颜渊》)。论语说仁,曰:“仁者安仁,知者利仁”;“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苟志于仁矣,无恶也”(《论语·里仁》)。孔子安于仁德,亦将体悟播散给弟子。他爱憎分明,情浓意烈。阳光照射于他,脸影亦是正气昂然,昂首挺肩。孔子者,义也

孔子的“仁”与墨子的“兼爱”有啥区别?

三者都是要去关爱别人,但孔子的仁爱,是以爱自已为前提,然后将这种爱一层一层扩展出去,爱自已的亲人,爱周围的人,然后爱所有的人以到万物。因而是最符合现世社会的人的感情与实际的。

墨子的兼爱,是不分亲疏,无条件平等的爱.用佛教的话说就是无我相,无人相的爱,虽然墨家还不是宗教,但墨子的思想却充满了无比伟大的宗教情怀.

博爱,爱人如已,同样是要以自我为中心的,但却广博的爱,超越了是非,但后来的基督徒们的博爱却没有超越宗教本身,只爱基督徒,别的宗教都被视为异端.所以美国人的民主,只有美国人能享有,美国人的爱只博给美国人,却不能给苦难的伊拉克人.

孔子在德育上的贡献有那些,请谈谈看法?

孔子是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文化创始人,俗称,孔圣人,是中国文化的巨匠,对华夏儿女文化生活教育影响很大。

请教:我这样理解孔子的“为政以德”,您认同吗?

对于理解孔子的“为政以德”问题,我是这样看法的:

1.“为政以德”放在当时的历史范围来考察,应当说孔子是进步的。

2.“德”作为治国理政内涵来说,与“法”是一对范畴,只讲“德”、掉了“法”,不是辩证的唯物史观。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用实践来检验,只讲德、不讲法,是不可能“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

3.在讲明上述问题的前提下,“为政以德”在新时代可以赋之以新的内涵,用于借鉴。但不能把“仁”混在一起,因为“仁”只能作为人的伦理道德范畴,对人民可以仁爱。而作为治国方略来说,如遇“暴恐”只能讲法治;闹分裂,必须讲斗争而绝不能讲“仁”。若讲“仁”者,主权领土必失。

以上就是我对孔子“为政以德”的看法,谢谢悟空送来邀请!

严正声明:

本回答内容属于“微道助您创造终生价值”的原创,不得抄袭。转载时,请注明本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