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写的论文到底有多难?

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对象,一个是硕士研究生,一个是博士研究生。同时,还对应到了不同的专业,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问题。

题主需要明确,写论文和发表论文是两回事,写论文并不难,关键在于发论文。为什么发论文很难呢?

1.僧多粥少,期刊少投稿多

这里说得期刊当然是那种权威认证的如SCI、CSSCI等核心期刊。现在发论文的人太多了,拿博士研究生来说,毕业的底线是发2篇c刊,最后其实每一个人为了以后找个好工作就努力发5篇以上的文章。再加上部分期刊根本不待见博士生,只发教授、博导的文章,发表的概率又大大降低。

总的来说,现在为评职称、毕业或者有学术境界而发论文的太多了,而期刊明显不足。要在那么多人中胜出,很难。

2.论文要创新,很难写

尤其是理工科,写篇文章至少是几个月甚至一年两年的实验,而且还有失败的风险。真的很不容易。

文科相对容易,但也要阅读大量文献,找到新视角、新问题和新方法。好多人因为论文憋得头发都掉了。

所以,博士发际线可不是开玩笑,那是真的。

3.难不难看个人

写论文难不难其实还是在于个人,掌握了理论和方法,能够假设并验证、建构和创新,发论文也不是那么难。

当然,前提是你够努力并且科研的兴趣,再加上爱迪生说的1%的灵感。

科学小论文100字 科技小论文通常的结尾?

如何提出一个好的自然科学类问题?

转载自蒋高明《如何提出科学问题》

蒋高明,男,博士,研究员,博士生导师。1964年9月出生于山东省平邑县,1985年在山东大学生物系植物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88年和1993年在中科院植物研究所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1991年至1992年在英国的LiverpoolUniversity进行访问研究,1995年至1996年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生物圈二号研究中心高访学者。现任中科院植物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与生物圈计划城市组委员、联合国大学SUMAMAD计划国际咨询专家、中国环境文化促进会理事、中国植物学会植物生态学专业委员会委员、北京植物学会常务理事;《植物生态学报》、《生态学报》编委,《植物学报》副主编。迄今发表论著200余篇(部),SCI收录刊物论文80余篇。其中,第一作者和通讯作者论文100余篇。已培养了37名硕士、博士、博士后。毕业生中,10人出国深造,13人在中国科学院工作,8人进入大学任教,3人晋升为教授或研究员,10人晋升副研究员或副教授,9人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全程培养了中科院植物所第一个外国留学生,并培养了德国、法国、美国、伊朗等进修生5人。目前,正在指导的博士生、硕士生8人。2009年9月14日,中国著名的植物学家、现任中国科学院博士生导师蒋高明教授做客互动百科访谈室,因雀巢婴幼儿食品含转基因成份事件引起网友广泛关注,为此特意对转基因食品做出了相关知识解答。

编注:蒋老师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的研究员,在科研方面有着非常深刻的见解!所以我就不班门弄斧了。直接把他的文章附在这,希望大家受益!

***再次重申,只限于学习,不可做其它用途。

“因工作关系,我经常审理来自国内外的论文稿件和基金项目,也经常面临着这样的问题,该文章有发表的价值吗?该项目值得资助吗?而要回答这样的问题,就要看论文作者或者基金申请者到底想干什么,他们是否提出了值得发表或者值得资助的科学问题。

科学问题,顾名思义就是在人类掌握或了解自然规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问就要答,问题产生了,自然就要找到答案。当前的学科越来越细致,对科学的认知也越来越系统、越来越仔细了。有些问题得到了很好的解决,有些则依然没有解决好。只要有人类存在,有科学家群体的存在,科学问题是永远解决不完的。

提出问题就解决了问题的一半。因此,科学问题是非常关键的,很多论文值得发表或者很多项目值得资助,都是他们提出了很好的科学问题,并有了探索科学问题的途径(技术路线),或有较好的实验结果,或有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思路。如果按照这样严格的标准来判断,我们正在进行的研究、已经完成的论文,或者正在审理中的项目,很多还是没有抓到科学问题的实质。

中国在国内外发表的论文数以百万计,动用的研究经费也达万亿元。理论上,人类能够想到的科学问题,中国人都想到了,能够解决的也都解决了。但事实并非如此,发表大量论文和申请大量资助苍白无力的结果是,科学家拟解决的问题依然存在,或者问题解决得越来越多了。

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怪现象呢?这是因为当前的许多文章发表或者基金都是功利的,前者是文章写好了,要找一个科学问题去发表;而后者是为了得到科研基金,临时找了个科学问题当幌子。前者目的是要发表,后者则是要钱。这样功利思想驱动下的科学研究,恐怕难以发现并提出科学问题,也难以解决科学问题。

那么,如何提出科学问题呢?据笔者粗浅的理解,不外乎以下几种途径——

第一,科学问题来自人类的好奇心。人类区别于其他动物不同的地方就是好问一个为什么。重力的发现、元素的发现、蒸汽理论的发现、细胞的发现及进化论的发现等,都是人类好奇的结果。如果没有了这颗好奇心,可能就难以提出问题,很多都是习以为常,那么结果就是庸俗的人碌碌无为一辈子,也不会产生真正的科学家。因此,对于以科学为职业的研究人员来说,总是保留一份好奇心是非常必要的。人类往往在孩提时代最好奇,也总有稀奇古怪的想法,而提出的问题也难以回答。像当年两小儿辩日,就难倒很有学问的孔子,今天解释起来还需要很多物理与光学知识。如果有孩子问我鼻孔眼儿为什么朝下而不冲天长,这样的问题也很难一两句话说明白。好多孩子问他们是从哪里来的?如果要准确回答,恐怕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难以说清楚,只能找个借口混蒙过去。

第二,科学问题来自实践,来自生活。实际上,人类是在不断地与自然打交道才积累了越来越多的科学知识的。瓦特发现蒸汽原理,就是受到开水壶冒蒸汽的启发。实践中不断提出一些问题,也不断解决一些问题。人类衣食住行的进步都是在生产实践中实现的。过去日行千里是不可思议的,今天日行万里也能够实现。类似的问题依然会有很多很多。电话、电视、无线电、电报、手机通讯、微博、电子邮件及微信等技术的不断更新,都是人类在攻克了一个又一个数学、材料、物理、光学、计算机等领域的科学问题后才得以实现的。今后科学的进步依然会有来自实践需求的动力,而这种动力与资本市场相结合将来得更快。处于不同领域的科技工作者还应从实际生活中找灵感,这就要求我们的研究人员不能总停留在实验室内,要走到工厂农村或大自然第一线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以笔者熟悉的生态学为例,资源枯竭、环境污染、食品安全、物种消失、水与能源危机、气候变暖、臭氧层消失、雾霾、基因污染,无一不与人类的生产活动有关,解决这些问题也对生态学工作者提出了大量现实的问题。如果生态学不顾眼前的现实问题,依然停留在纸上谈科学问题,做重复实验,只能让人笑话。

第三,科学问题来自怀疑精神。人类掌握的知识不断被同行或者后来人写进教科书,在某一特定时段,直到后来人指出其问题,那些知识都是作为科学真理而存在的。然而,科学真理也是相对的,经过不断努力,人类总能发现前人科学认知上的不足或者错误,科学就是在不断纠错中成长壮大的。被写进教科书的知识也是可以质疑的,当然这需要足够的勇气,需要足够的功夫,不仅仅是不人云亦云而已。反之,如果不认真学基本知识,轻易对自己的研究标榜为填补国内或国际空白,都是某种无知的表现。更有很多研究,本来结论都写进教科书里去了,他们没有认真研究书本上的知识,没有进行认真的分析,实际上连重复研究都算不上。科学是要经得起质疑的,那些容不得别人质疑的科学不是真的科学,是假科学。只有具有怀疑精神,才能够提出科学问题。这样的问题往往很简单:他们说得对吗?

第四,科学问题来自知识积累。当前科学技术进步日新月异,许多科学假说、定理、原理层出不穷,有些经得起科学检验,有些则是昙花一现。这样的科学故事非常多,它们在哪里呢?除了上面提到的教科书比较定论之外,就在各种学术刊物上。学术刊物就是承担着负责记载并传播科研人员科学发现的,真的、好的科学发现总是有科学故事的,科学问题是引发科学家发表的动力,科学数据是其证据,科学推理则是给同行描述其科学发现是不是探讨到了问题的实质。因此,如果你要提出科学问题,就要到茫茫的文献大海里去泡,多阅读文献,多看别人怎么做,才能启发自己。现在的年轻人不愿意读文献了,往往从网上找一些二手文献,尽管毕业论文上赫然列出了一两百篇文献,但有些也只有看看题目而已,并没有认真研究。这些都不是做科学研究的态度,也不会提出好的科学问题。只有自己真的入迷了,对大量文献了如指掌了,所设计出来的实验才有发表的价值,申请基金也才有中的可能性。

第五,科学问题来自知识交流。火花依靠碰撞而产生,如两块石头碰撞就是硬碰硬,这样的火花如何产生呢?显然是在人的交流中产生。文献是死的,人是活的。多与人打交道,就会不断受到启发,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不仅仅是同行,可能外行提出的问题更值得注意。因此,要想提出好的科学问题,就要多参加学术活动,多听多问。当问题多到成为一团乱麻的时候,再听一些高人点拨一下,就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科学研究是大脑劳动的过程,只有掌握了扎实的科学理论,阅读了大量文献,并注重实际,经常参加学术交流活动的人,才不会轻易放过一个科学问题,在交流中碰撞出思想的火花来。

总之,科学问题不是为问题而提出的,它不是功利的产物,而是严肃且辛苦的科学劳动的产物。作科学研究,往往提出科学问题最难。我们在研究中究竟要解决什么问题?我们的科学问题是什么?建议新入道的同行尤其年轻的研究生们多多想想这个问题。”

《自然地球科学》论文称磁极正在快速移动,对人类有什么影响?

大家好,我是科学时光机,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

直接入重点

先说结论,目前科学界给出的判断是;

磁极快速运转及翻转不会对人类及自然环境产生明显的冲击,也不会产生生物大灭绝等现象。

因为磁场的快速移动是一种地球在宇宙运转过程中的正常现象。

只不过在实际翻转期内,由于磁场的快速运动转换,会对来自外界的太阳风的阻挡能力产生一定的“空档期”,或许会造成臭氧层变薄、导航和通讯效能降低、人类皮肤病几率提高以及有些动物生活行为方式的改变等问题。

但是这个“空档期”的时间较短,而且地球还有浓密的大气层保护,不会因磁场减弱、高能粒子冲击加强而对地球及其生物造成大规模的明显伤害。

所以请楼主不用担心,更何况目前只是磁极加快运转,而不是迅速翻转,即使发生磁极翻转也需要平均约25万年的时间。

当然这只是近100万年的平均值,因为距离上一次磁南极和磁北极的互换时间约是70多万年前。

也就是说,即使在剩余的30万年内,平均每10万年互换一次,我们的后100代人也不会遇到,所以现在就该吃吃,该喝喝,尽情享受人生吧。

以上是我的个人观点,希望能对你的提问有帮助。

科技小论文通常的结尾?

科普论文的结尾应写你得出的结论和对某一问题的建议。

如《蚯蚓的视力》一文结尾:"噢,我明白了,蚯蚓是不折不扣的瞎子,它是靠嗅觉来寻找爱吃的食物,用感光器来辨别光的强弱。"以得出结论做为结尾,同开头提出问题相呼应,收到良好效果。

小论文的初稿完成后,还要反复修改。看开头是否简明扼要,论据是否典型真实,论证是否符合逻辑,论点是否新颖一致,段落是否衔接自然,语言是否通顺准确等。改好后再让同学和老师帮助修改,逐步完善。最后誊清寄往报刊发表或参加各级小论文竞赛。

怎么降低论文的重复率?

论文能不能主要看论文的查重率是符合学校的查重要求标准,在讲怎么降低论文的重复率前,刺猬先和大家分享一下论文查重的经验。无论是论文的初稿还是修改稿,都坚持使用同一个检测系统,根据多年经验,推荐用paperYY检测系统、理由很简单免费。当然同学们也可以使用其他检测系统,根据检测报告认真修改重复率,然后再次检测,直到使用paperYY检测系统将重复率降到10%以下,基本上整篇论文的重复率就可以了,最终论文定稿的时候,千万切记一定要使用学校检测使用的系统再检测一遍(目前高校普遍采用的是知网vip检测系统,个别高校有使用万方、维普),只有这样才是最安全和最保险的,这样的检测步骤也是最科学的。

如何降低论文查重率?

1.标红和标黄

在查重报告中,标黄色的文字代表这段话被判断为“引用”,标红色的文字代表这段话被判断为“涉嫌剽窃”。

2.巧用图片和公式

在知网查重进行中,检测系统只能识别文字部分,论文中的图片、word域代码、mathtype编辑的公式、是不检测的,因为检测系统尚无法识别这些复杂的内容格式。另外,在编辑公式时,建议使用用mathtype,不要用word自带的公式编辑器。

3.表格可以用截图代替

论文中的表格内容数据是可以识别的。如果表格的内容有很大的重复度,那么可以把表格截图保存,再放到论文中去。

4.巧用复述

论文中引用的参考文献部分也是会计算相似度的,所以引用的时候,最好的方式就是先理解内容,再用自己的话写出来。

5.连续多字重复的检测标准

有一点可能很多人都已经知道了,就是在知网查重系统中,是以“连续多个字重复”做为识别标准。如果你能够把你的论文修改的任意一句话都找不到连续多字与别人的文章相同,这样就检测不到。

6.添加副词或虚词

当知网查重系统识别到你论文中有某句话涉嫌抄袭的时候,它就会对这句话的前面后面部分都重点进行模糊识别,这个时候判断标准就变得更严格,仅仅加一些副词或虚词(比如“的”、“然后”、“但是”、“所以”此类词语)是能够被查重系统识别出来的。但这种识别方式有时候也不是很智能,可能会检测到和一篇完全不相干的论文内容相似,这个就属于比较无奈的情况了。

7.可以多参考一些国外的资料

因为在知网的对比文库中,外文资料相对比较少一些,而且用自己的理解翻译成中文的话,几乎不会检测到重复。

毕业论文是我们四年的总结,很重要!告诉大家降低重复率的方法只是希望各位都能顺利通过论文检测,只要大家不是大段大段的复制粘贴,而是自己一点一点写出来的,知网检测系统再变态,也不能阻挡我们顺利通过论文答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