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1. 研究生写的论文到底有多难?
  2. 科技成果有哪些类型?
  3. 你认为中医是一门科学吗?为什么?
  4.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怎么样?
  5. 本科生发表一篇论文到《Nature》上,可以获得什么待遇?

研究生写的论文到底有多难?

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对象,一个是硕士研究生,一个是博士研究生。同时,还对应到了不同的专业,人文社会科学还是自然科学的问题。

题主需要明确,写论文和发表论文是两回事,写论文并不难,关键在于发论文。为什么发论文很难呢?

1.僧多粥少,期刊少投稿多

这里说得期刊当然是那种权威认证的如SCI、CSSCI等核心期刊。现在发论文的人太多了,拿博士研究生来说,毕业的底线是发2篇c刊,最后其实每一个人为了以后找个好工作就努力发5篇以上的文章。再加上部分期刊根本不待见博士生,只发教授、博导的文章,发表的概率又大大降低。

总的来说,现在为评职称、毕业或者有学术境界而发论文的太多了,而期刊明显不足。要在那么多人中胜出,很难。

2.论文要创新,很难写

尤其是理工科,写篇文章至少是几个月甚至一年两年的实验,而且还有失败的风险。真的很不容易。

文科相对容易,但也要阅读大量文献,找到新视角、新问题和新方法。好多人因为论文憋得头发都掉了。

所以,博士发际线可不是开玩笑,那是真的。

3.难不难看个人

写论文难不难其实还是在于个人,掌握了理论和方法,能够假设并验证、建构和创新,发论文也不是那么难。

当然,前提是你够努力并且科研的兴趣,再加上爱迪生说的1%的灵感。

科技成果有哪些类型?

科技成果可分为三大类型:基础理论成果,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领域取得的新发现、新学说,其成果的主要形式为科学论文、科学著作、原理性模型或发明专利等。

应用技术成果,是指在科学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中取得的新技术、新工艺、新产品、新材料、新设备,以及农业、生物新品种、矿产新品种和计算机软件等。

向左转|向右转

扩展资料:

科技成果的基本成就:

1、是新颖性与先进性:没有新的创见、新的技术特点或与已有的同类科技成果相比较为先进之处,不能作为新科技成果。

2、是实用性与重复性:实用性包括符合科学规律、具有实施条件、满足社会需要。重复性是可以被他人重复使用或进行验证。

3、是应具有独立、完整的内容和存在形式,如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以及科技报告等。

4、是应通过一定形式予以确认:通过专利审查、专家鉴定、检测、评估或者市场以及其它形式的社会确认。

中国科学院在《中国科学院科学技术研究成果管理办法》[1]中把“科技成果”定义为:某一科学技术研究课题,通过观察试验和辩证思维活动取得的,并经过鉴定具有一定学术意义或实用意义的结果。

在新的时期,为了明确认识,把“科技成果”分解为“科学成果”和“技术成果”两部分,并把“软科学成果”排除在“科技成果”的范围之外。

你认为中医是一门科学吗?为什么?

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承,生生不息!

中医发展,贯穿民族发展始终,养育了中华民族五千年!无论古代,还是现代,中医都是人类医学的瑰宝。

中国中医科学院终身研究员、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获得者屠呦呦60多年来,从未停止中医药研究实践。她从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中对青蒿截疟的记载中,获得新的灵感。通过改用低沸点溶剂的提取方法,富集了青蒿的抗疟组分,屠呦呦团队最终于1972年发现了青蒿素。据世卫组织不完全统计,在过去的20年里,青蒿素作为一线抗疟药物,在全世界已挽救数百万人生命,每年治疗患者数亿人。

这难道还不能说明中医是科学的吗?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怎么样?

“薄海内外无如徽之黄山,近中华而后首推中科大。”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科学院所属的一所以前沿科学和高新技术为主,兼有医学、特色管理和人文学科的综合性全国重点大学。

中国最年轻的顶尖大学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是中国最年轻的顶尖大学,是新中国成立后创办的最成功的大学,也必将率先建成具有中国特色、科大风格的世界一流大学!

中国科大在中国一流高校中成立时间最短,刚刚跨越60载春夏秋冬,但她却是入选“中国十大科技进展新闻”和“中国科学十大进展”成果数最多的高校。在全国首创少年班,首建研究生院,三年两度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一等奖!一系列的第一,是科大人追求卓越的品格和敢为人先的气概!

她办学规模很小,因为始终精益求精、从不扩招,在诸多高校扩招的背景下,1860是招生“恒数”,但每1000名本科毕业生就产生1名院士、700多名硕士博士,比例居全国高校之首,量子通信、高温超导、智能语音等一批尖端科技成果跻身世界一流方阵,并在2019年上半年,短短5个月时间里,作为第一完成单位发表9篇自然、科学、细胞杂志正刊(世界三大学术顶刊),史无前例,振奋人心!

清华大学校长邱勇也盛赞中国科大是新中国创办的最成功的大学之一,六十年来,中国科大以“科教报国、服务社会”为使命,秉承“红专并进、理实交融”的校训,坚持“学术优先、以人为本”的办学理念,弘扬“崇尚科学、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培养了一大批德才兼备的高层次优秀人才,取得了一批具有世界领先水平的原创性科技成果,成为英才汇聚的创新高地,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科技事业做出了突出贡献。

中科大不改科教报国本色

中国科大还是一所红色的大学,共和国历史上,没有哪一所大学如科大被倾注了如此多的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怀!因为红色无疑是中国科大的底色,翻开科大校史,就是一部为国立学的报国史。

在科大首届毕业生报告会上,时任外交部长的陈毅曾这样说:外交和科学两个行当,你们是我的后台,后台硬了,跟人家打交道才不会被轻视。

为了强国使命,建校之初的中国科大13个系41个专业都是围绕“两弹一星”的国家战略目标,原子核物理、原子核工程、放射化学……一批学贯中西的爱国科学家站到了科大讲台上;一批批科大毕业生被派到西部从事核武器和导弹研究,23位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11位曾在科大任教,60年建校史科大走出了30余位科技将军!他们干的是惊天动地的事业,但他们绝大多数却是默默无闻为国家、民族奉献一辈子。

新时代不负党和国家的期许

总书记曾三次视察中国科大,给予了科大高度评价,盛赞科大“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研成就,为党和国家作出了重大贡献”!

安徽省委书记在60周年校庆致辞中也表示“安徽怎么重视中国科大都不为过,怎么支持中国科大都不为多”,科大扎根江淮大地,已经书写了令世界惊叹的校地传奇!

在当下的科大,正全力以赴建设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积极优化学科布局和探索前沿高新科技,以总书记对中国科大60周年校庆贺信指示精神为要求,执着创新攻关,潜心力立德树人,为党和国家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本科生发表一篇论文到《Nature》上,可以获得什么待遇?

学术期刊三座大山《Nature》《Science》《Cell》,代表着科研成果的最大认可程度!

以我所在的母校为例,研究生期间若是能以一作身份发表这几本顶级期刊的学术论文,可以直接奖励现金30万以上,博士期间发表此类期刊的论文毕业以后也能直接留校任教,给个副高职称肯定不是问题!

科学小论文1000字(研究生写的论文到底有多难?)

所以,题主问的本科生发nature这个问题,我觉得在中国现在这样的教育体制下基本上不太可能存在…就算你有这个水平,成果也应该被指导老师拿去做升职筹码,在大学里教授老师也不太可能给本科生挂nature一作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