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1. 清华才女武亦姝800字军训感言,有人赞誉,有人诋毁,你如何看待?
  2. 为什么感觉很少有语文老师自己写范文?
  3. 申论大作文论点如何论证?
  4. 高三作文总是写不够800字怎么办?
  5. 如何评价浙江省2020年高考作文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

清华才女武亦姝800字军训感言,有人赞誉,有人诋毁,你如何看待?

清华才女武亦姝800字军训感言,虽无华丽的词藻,却真挚感人。重剑无锋,返朴归真,更见深厚的文字功力,古典诗词浸润下的质相之美更让人心动。

汉语是世界上最美的语言,诗词又是汉语中精致的珍珠,平平常常几个字经过诗人排列组合,就能展现美丽的画面、深远的意境、悠远的情思,带给人无穷无尽美的感受。

复旦附中武亦姝肤白腿长,秀外慧中,央视诗词大赛夺冠,是唐诗宋词代到了这位才女代言而更加璀璨夺目,还是唐诗宋词浸润了这位才女,在现代的外表上展现出了古典的韵味?

好的诗词和人总是两相和的。在这篇不足800字的军训感言中,亦可以看出武亦姝这位大美女小妹妹带着古典诗词的韵味,洗尽铅华,虽无照人的明艳,却自有一股如行云流水一般自然,质朴真挚,令人动容。

唐诗宋词语言精练,诗人总是以最敏锐的感觉去捕捉生活中的稍纵即逝的意象,来表达刹那间的感受和体悟。“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宁静闲适;“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雄浑悲壮;“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苍凉悲怆;“东篱把酒黄昏后”,洒脱豪迈……

武亦殊的军训感言里,这样的句子俯拾皆是,“头顶的星星比上海多,水一样安静”,对北京的喜爱溢于言表;“北京的路和河道一样直铺很远,四平八稳”,一个“直铺”写出了道路远去,河流延伸,“四平八稳”,涉笔成趣,透着机趣。

“偶尔还会想念麻酱馄饨和豆芽菜浇头的冷面,想上海有点潮湿的天和回家的时间”,眺望远方的眸子暗谈了,一泓思乡的湖水的涨潮了,“乡愁”是古典诗词中永远的主题,武亦姝行文之中,稍事点染,化抽象为具体,思乡之情跃然纸上,真挚可感。这样的语句在文中俯拾皆是。

腹有诗书气自华。天生丽质,诗词浸润,秀外慧中,涉笔成趣,浑然天成,于平淡中见真情,于无声处听惊雷。常言说,会读唐诗三百诗,不会吟诗也会诌。多读一点唐诗宋词,影响得不仅是文笔,还有人的气质。男生多读一些唐诗,可以增添一抹阳刚之气,女生多读一点宋词,可以平增少许婉约之美。

为什么感觉很少有语文老师自己写范文?

我是语文老师,我认为不写的原因:是写作水平所限,是心理压力所致,是教学态度使然。

老师深知,得作文者得语文,得语文者得高考;也知道范文的重要意义。

水平问题。范文又叫下水文,其作用是给学生作业作示范,它必须形神兼备。一篇文章从审题立意,到构思谋篇,再到遣词造句,直到成文,由于它针对性、时效性、目的性强,各方面都能给学生起到引领、示范作用。如果老师写出的文章达不到一定水平,写出来也起不到示范之功,徒劳无功。

既知其无功,又何必徒劳。

心态问题。?“德高为师,学高为范。”这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名言。如果老师写出的文章水平一般,或者还不如一般同学,那就起不到示范作用,而老师在学生面前也难以“学高为范”,心理上自然就有了形像崩塌之虞。“行家一出手,便知有没有。”如果因为行家不出手,就没有人知有没有,老师心里就没有了形像崩塌之虞。

教态问题。在岸上指导,是永远教不出游泳冠军的。老师深知,一篇好的下水文对学生的写作指导作用是非常大的。范文能够最好的诠释一篇文章是怎样成文的,不但知其然,还能够解释所以然。所以写范文倒逼教师提高写作水平,真正肩负起“学高为范”。“文如其人”,文格就是人格。这就意味着老师要端正教态,追求高标准,敢于付出,从而真正实现“教学相长”。写不写范文,危机不到一位教师的身份地位,如果教态没有那么严谨、崇高,不写就是常态。

我写范文。我在教高中语文作文时,每次都要下水写作文。作文课上和同学一起作文,但不一定当堂作完,因为范文毕竟不是一般写写,作作样子。学生作文一律用散页稿纸,全班收集齐后,统一装订成册,我的下水文放在首页。讲评时先讲学生作文得失,然后讲我下水文是如何写成的,针对性强,激发出学生写作的积极性,指导效果非常好,深受学生喜爱。正因为如此,有好多学生喜欢上了作文课,也喜欢上了文学,影响了他们的性情和人格。有的学生参加作文竞赛,拿过省级大奖;所教两个班学生高考语文成绩全校第一。我个人坚持写下水文,“多读胸有本,勤作笔升华。”日积月累,情操得到陶冶,品性得到提升,现在已有百万之巨。散文、小说、论文、诗歌,都小有所成,在教育教学中,有时把自己的文章拿出来讲,更具实效,我自己也乐此不疲。

综述:老师写范文,对指导学生的写作指导效果是最好的,真正实现教学相长。老师不写的原因,有的是写作水平所限,有的是心理压力所致,有的是教态使然。

申论大作文论点如何论证?

在申论写作过程中,论证是文章写作篇幅最长,最重要的部分。论证最重要的是就是对提出的观点说清楚、讲明白。如何说清楚,讲明白?这就是常说的摆事实、讲道理。即申论讲义里提到的例证法与理证法

例证法,顾名思义就是举例子。在申论写作中,可以举社会热点、历史典故、名人事例、自身经历等等,通过对事例的陈列来达到说服力。理证中有原因分析、影响分析、比喻论证、数据论证、原理效应分析等等。接下来,我们重点分析一下比喻论证、数据论证以及原理效应论证。

比喻论证

比喻作为一种修辞手法,在文章写作中是比较常见的。比喻这种修辞手法在分论点论证过程中主要就是分论点本身用比喻的修辞手法进行优化。

如2018年国考副省级,原始分论点为:科学促进想象力发展;艺术促进想象力发展;古文化促进想象力发展。可以优化为:科学为想象力打牢地基;艺术为想象力奠定基础;古文化为想象力增色添彩。

数据论证

在申论材料中,经常会出现很多数据,数据在申论作答中起的作用很大,但是一般在申论客观题作答一般不会直接照抄数据,需要对数据进行最大值,最小值的提炼,进而得出观点。

比如2014年副省级:材料中提到一项对“白领阶层”的社会调查显示,在被调查者中,认为与过去5年相比,生活幸福指数略有下降和下降很多的占36%;快乐正悄然离一些人远去,焦虑已渐渐占据某些现代人的心理。

可合并改写:当前心理焦虑逐渐成为困扰很多人的问题,快乐远去、幸福感不断下降。

又如:有报告显示,新生代农民工已经占农民工整体的47%。他们因为收入较低,难以承受较高的生活消费,融入城市生活困难重重,更容易滋生心理问题。可改写: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基本占到农民整体数量的一半。他们在城市工作,却面临诸多生活困境,难以融入城市。他们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

同时,人口流动范围加大,生活环境变化加快以及各种自然灾害频发,都会使人们增加社会陌生感带来归属感的降低,进而导致孤独感。特别在一些发展较快的城市,生活着一些被高就业门槛和高生活成本边缘化的“社会隔离”人群,或称心理“无根”人群,这种现象得不到消解,易使一些负面情绪蔓延,甚至危及社会秩序和安全。

合并改写:当前人们对社会陌生感增加,归属感降低,孤独感增强。尤其是很多被高就业门槛和高生活成本边缘化的社会隔离人群,他们的孤独感更强。

分论点论证:放慢生活节奏,让生活慢下来,有助于培养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不可否认,当前心理焦虑逐渐成为困扰很多人的问题,人们快乐远去、幸福感不断下降。尤其是新生代农民工,基本占到农民整体数量的一半。他们在城市工作,却面临诸多生活困境,难以融入城市。

他们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城市快节奏的生活方式没有帮他们树立一个更加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相反人们的对社会陌生感增加,归属感降低,孤独感增强。尤其是很多被高就业门槛和高生活成本边缘化的社会隔离人群。这些心理问题的长期得不到有效解决,最终会引发极其恶劣的后果,危及社会秩序和安全。所以放慢生活节奏,让人们在慢生活中寻找到心理的归依平衡,才真正有利于重塑一个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原理效应论证

原理效应论证在论证中应用程度比数据相对较少,因为需要对原理效应的本意以及寓意有所了解。当然,如果掌握了较多的原理效应,那么原理效应的应用在论证中也会得心应手。比如常见的原理效应有:木桶原理、青蛙效应、墨菲定律、破窗效应、羊群效应等。

那么原理效应如何应用?在这里可以适当举例。

比如,2019年国考副省级分论点为“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应该互补”。

议论文范文800字高中范文,如何评价浙江省2020年高考作文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

那么论证可以如下表述:城市文明与乡村文明应该互补。在社会学中,有一个效应叫马太效应。来自圣经《新约·马太福音》一则寓言:“凡有的,还要加倍给他叫他多余;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过来”。当下喻指两级分化现象。当然,在乡村文明与社会文明之间亦是如此。

当今社会,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推进,过分重视对城市文明的发展,造成的结果便是乡村文明严重落后,乡村文明和城市文明发展不对等。在这种情况下,要发挥城市对乡村的带动作用,国家政策向乡村倾斜,人才、资金、技术向乡村流动,如此才能实现乡村与城市的协调发展。

因此,比喻论证需要对原始的句式加入本体以及喻体进行扩句;数据论证可以通过找寻最大值、最小值来进行书写;原理效应需要结合本意以及寓意来写作。当然,申论写作离不开课下的积累,希望各位学员可以多积累,写出高质量的申论文章。

高三作文总是写不够800字怎么办?

其实想要作文字数多是件很容易的事,用以下方法就能使作文的内容丰富:

一、巧用文章结构丰富内容,文章结构在文体允许的情况下尽量采用“并列式”的结构。中学写作的文体主要以议论文和抒情文为主,其写作结构很符合这一要求,因为每个段落之间不必有必然的联系,它们可以自成一体。可充分利用这一特点扩充内容,多选用几个能突出主题的素材即可,但要注意详略得当、主次分明。记叙文也同样适用此方法。

二、巧用各种描写丰富内容多加一些心理、神态、环境、正面(直接)、侧面(间接)、动态、静态和修辞手法等各种细节描写。尤其是心理活动的描写,这种描写不需要实在的故事情节,只要与当时特定的情景相符的描写就可以。例如:

(一)心理活动的描写:我觉得很不安,气也全消了。我很后悔不该那样做。克莱谛是个好人,他绝对不会是故意的。我想起那次去他家玩,他帮助父母亲干活、服侍生病的母亲的情形。还有他来我家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诚心诚意地欢迎他,父亲又是那么喜欢他的种种情形来。啊,要是我没有骂他,没有做对不起他的事该有多好!我又记起父亲“应该知错认错”的话来。但是,要我向他承认错误,我觉得太丢脸。我用眼角偷偷地看他,见他上衣肩上的线缝都开了,大概是因为扛多了柴的缘故吧。想到这里,我觉得克莱谛很可爱,心里暗暗说“去向他认错吧”可是“请原谅我”这几个字怎么也说不出来。

(二)自然环境的描写:春雨也有妖媚的面……

丰富作文内容的方法还有很多,详情请看《作文公式中学版》。

如何评价浙江省2020年高考作文满分范文《生活在树上》?

我们常说,文无第一,武无第二。但在每年的高考季,各省市县的高考状元,总是会引起人们的关注和热议。同样,对每年的高考满分作文更是众说纷纭,网评不绝于声。

今年浙江的一篇满分作文,一经媒体公布更是引起热议,批判和赞美两种声音可谓针锋相对。

这篇《生活在树上》的满分作文,据说第一位阅卷老师只给了39分,后面两位老师都给了55分的高分。最后作文审查组老师认真细读这篇作文,把此文打成满分。

专家组认为这篇作文文字老到,虽然晦涩但其实思维深刻,而且稳当具备。

文章从头到尾逻辑严谨,说理到位,没有多余的废话,所有的引证也并非为了充门面或填充字数。

有人认为此文故弄玄虚,显摆学识,没有货真价实,辞不配位;有人认为其文写作手法高超,思想深远,令人回味无穷,该得满分。

笔者认为,如果从学生的角度看,写此文他(她)完全没有错。通过此文,一方面展示其所学综合知识和文化课程的掌握运用能力,致于用什么体,用什么词和表达何意,是学生的自由和权利。另一方面,高考作文所面对的是阅卷老师和评卷专家,一切以得高分为目的,一切以投其所好为出发点,就像写专业论文针对其专家一样,这是客观现实。

从阅卷老师和评分专家的角度看,一篇作文的优与差,没有一个统一标准化的评判标准。正因如此,才会出现同一作文,一位老师给评了39分、第二位老师给了55分、最后却给了60分满分三种差别如此之大的结果。

其实给作文多少分,这是专家老师的权力,且已成定局。如过去的满分作文《赤兔之死》,但总体是绝大多数人给予好评。现如今的满分作文似乎比那篇用文言文表述的满分作文更晦涩难懂。这也许是遭诟病的主要原因。

其实我想,满分作文的评出并公布一定要慎之又慎,因为,一旦进入公众视野,它就会成为一种方向标和导向旗,后面的莘莘学子就会学以看重。所以语文中的作文应更在于文笔流畅、通俗易懂中反映思想性或哲理性,在叙事、论述中表达真情实感。

我是@石润居您对浙江2020高考满分作文有什么看法呢?欢迎大家讨论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