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

  1. 2021年外国自强不息的名人素材?
  2. 以天下为己任的典型事例+议论性?
  3. 议论文万能事例?
  4. 奉献议论文名人素材?
  5. 关于职业选择的名人素材?

2021年外国自强不息的名人素材?

爱迪生曾上过几天小学,因为问老师为什么二加二等于四,惹得老师发怒,南希便把他领回家去自己教。南希给儿子讲罗马帝国的盛衰,讲英国的演变;教他念文学名著。以后,又让他读电学家拉法弟的著作,使他增加了不少电学知识。

南希看到儿子兴趣在物理、化学方面,便买了本《派克科学读本》,这里面讲了许多物理和化学实验,有简要说明和详细插图。爱迪生一看就入了迷,凡能做的实验,都要去做一做,做不成不罢休。后来,他终于成为一名发明家。

以天下为己任的典型事例+议论性?

1、屈原的强国梦

战国时代,秦齐楚燕韩赵魏秦,连年伐战。那时的屈原,正当青年,为楚环王的左徒官。

他见百姓受到战争灾难,十分痛心。屈原立志报国为民,劝怀王任用贤能,爱护百姓,很得怀王的信任。

首先就是奖励农耕和征战,这是国家最基本的两个方面。屈原看出了只有提高了生产力和士兵的积极性,楚国才能迅速强大;在任用人才方面,屈原“尚才”、“尚贤”、“尚能”,只有国家的政治集团的组成是强大精干的,那么楚国国政就能处理得井井有条;

在体察民情方面,屈原认为国君应该设置一个方式专门用来听取民众的声音,贴近民生。其实还有朝中朋党的问题,屈原也做了相应的改革规定。

2、匈奴未灭,何以家为

霍去病是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他是武帝卫皇后的姐姐少儿和霍仲儒的非婚生子,其舅父卫青是抗击匈奴的名将。汉朝的大将军。元朔六年(前123),年仅18岁的霍去病以校尉的身份,跟随卫青出征。他率领800骑兵长途奔袭,斩获匈奴2000余人,战功冠于全军,被汉武帝封为冠军侯。

在元狩二年(前121),元狩四年(前119)与匈奴军的战斗中,霍去病显露出杰出的军事才能,共斩俘匈奴10万余人。汉武帝很喜欢这个名将,曾下令给他建造府第,但霍去病却拒绝了。他说:“匈奴未灭,何以家为?”这句洋溢着爱国激情的名言,世世代代激励着后人。

元狩六年(前117),年仅24岁的霍去病猝然去世。武帝十分痛惜,在自己将来的陵墓茂陵旁边为他修建了一座状如祁连山的坟墓,用以表彰他抗击匈奴的卓著功绩。

3、郭子仪和李光弼团结为国

郭子仪和李光弼都是唐朝时的大将。当时,两人因为平时的一些误会,感情很不好。平时即使同桌吃饭,互相都懒得瞧上一眼,更别提说话了。后来安禄山造反,皇帝命令郭子仪做朔方(今宁夏一带)节度使,李光弼成为他的部下。当时的节度使大致相当于战区司令长官兼行政长官,权力极大。

李光弼这时有些担心,怕郭子仪公报私仇,借故杀他,他甚至想偷偷逃走。哪知郭子仪反向皇帝极力举荐他,结果皇帝就任命李光弼为河东节度使,同时,郭子仪还将自己部下的一万精兵分给了他,让他带兵东征。

郭子仪此举,让李光弼产生了更大的误会,心想郭子仪这次一定不会放过他了。于是他横下一条心来,找到郭子仪说:“今后不管怎么处置我,我都不抱怨,只图不连累妻小。”

郭子仪听后,很是诧异,忙离开座位,抱住李光弼,眼含热泪说:“国家危急,我们应该同心协力,不能再小肚鸡肠,斤斤计较了。”李光弼见郭子仪心胸如此坦荡,便带队请战。此后,将帅一心,在平判中立下了赫赫战功。

4、邓世昌为国作战

1894年8月1日,中日甲午海战正式爆发。9月17日中午,中日舰队在黄海海面进行激战,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在枪弹发尽后,以步枪进行射击。

1小时后致远舰受伤多处,势将沉没,邓世昌登上舰桥向全舰将士宣布:“我们为国作战,早日把生死置之度外,现在‘致远’无力再战,让我们和敌舰同归于尽。”

一番慷慨激昂的话语道出了邓世昌对祖国的热爱,也引发了我们对爱国情的更深刻的理解:爱国,就意味着国家的利益高于一切,就意味着无条件地听从国家的召唤。必要时,我们要用生命来扞卫国家的尊严。

5、范仲淹

1027年,范仲淹居住在应天府为其母亲守丧。因范仲淹才学之名十分出名,于是被邀请参加应天书院教席。范仲淹到院后,使书院的学风一扫原先的旧风气,使得文人学士个个严以律己、品德高尚。当范仲淹守丧期满,出任了陈州通判,虽然远在地方,但对朝堂之事十分牵挂。

公元1030年,范仲淹曾多次上书宋仁宗,表明了自己一心为国的思想,提出许多政策主张。虽然没有被采纳,但宋仁宗也从中知道了范仲淹一片忠心之举。太后去逝后,宋仁宗想要另立太后被范仲淹阻止。

1033年,江南出现蝗灾,范仲淹向皇帝上书,请求派人来当地视察,被无视。后当面质问,向宋仁宗陈述厉害,犹如醍醐灌顶,命范仲淹前去救灾,更将灾民食用的野草带回朝堂,警示皇宫贵族的娇逸奢侈的生活。

后来因为朝廷党政之故,范仲淹多次被调往外地为官。范仲淹在地方任政时,颇有功树,也多次回朝堂任职。1045年,范仲淹再次因党争之事,离开了汴京,来到了邓州,担任邓州知州。在邓州,范仲淹生活了三年,写下了许多有名的诗篇文学著作。

议论文万能事例?

01

复旦教授陈果说:“所谓自信,就是自己相信自己!”此言极是,著名音乐家王莘在创作《歌唱祖国》之初,曾把原稿寄给某报发表,一星期后那家报社竟给他泼了一盆凉水——把稿子退回来了。但他对自己作品充满信心,自己动手刻印歌片向路人发放,在他不懈努力之下,得到了广大群众认可,继而在中央电台播出,从此这首歌流传到国内外。

适用主题:自信、信心、永不放弃等

02

“香料院士”孙宝国说:“现在有什么挫折、失败,我一般都能够做到在哪里跌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他四次参加高考,最终步入大学殿堂,正是因为这四年的锲而不舍,成就了他坚韧不拔的性格。孙宝国院士的高考故事告诉我们:一旦认准目的地,所有障碍都会成为历练的阶石,那为了理想一往无前的青春与品质才最可贵!

适用主题:坚持、磨砺、青春、理想等

03

议论文素材事例 以天下为己任的典型事例+议论性?

北大女博士娄滔的遗嘱写道,“一个人活着的意义,不能以生命长短作为标准,而应该以生命的质量和厚度来衡量。”在生命弥留之际,她要求捐出所有器官并将骨灰撒向长江……虽然,她确实还没来得及为社会做出什么巨大贡献,但她的精神与举动带给社会的是一笔巨大的财富,是一种面对厄运时的坚强和豁达,是一份带给其他患者的奉献和大爱。

适用主题:坚强、奉献、生命意义等

04

正如诗人藏克家所言:“他活着别人就不能活的人,他的下场可以看到;他活着为了多数人更好地活着的人,群众把他抬举得很高、很高。”朱英国一辈子坚守“农门”,不知疲倦地奔波于田间地头,栉风沐雨地追寻水稻育种的春天,用坚守的足迹不断延伸奋斗的目标,让梦想的种子荫芽拔节,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才与自己热爱的杂交水稻事业告别。朱英国耕耘一生想要培育出更多更好的种子,让饥饿远离中国。后继有人,“农田院士”的理想一定能实现!

适用主题:敬业、奉献、坚守、热爱等

05

教育家陶行知曾说:“爱国是每个人的本分。”21岁就赢得日巡赛冠军的鲁婉瑶,就可始终保持着这样一种本分,即使她生在日本、长在日本,她铭记自己是一名中国人,她的根在中国而不在日本。虽然为日本获得了诸多国际荣誉,但在得到祖国召唤后,她果断退出日本国家队回到中国!如今,高尔夫女子世界排名榜上,我们可以看到鲁婉瑶的名字后面祖国的位置,已经赫然标注着“中国”的名字!这位高尔夫天才少女的言行举止让人肃然起敬。

适用主题:爱国、人生、选择等

06

毕淑敏曾说过:“我不相信掌纹能给我什么,我只相信手指握成拳头的力量。”贝多芬面临自身耳聋的现实,他迷惘,他彷徨,他甚至唾弃命运的不公。命运再如何不尽人意,也不能浇灭他对音乐的热爱之火,他享受着音乐带给他的欢乐,他不是用耳在听,而是用心在融合。正如他说的:我要扼住命运喉咙!

适用主题:自强不息、挫折、命运、热爱等

07

苏轼在千年以前就曾说过,“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莎士比亚的研究者们也说过,“一千个人的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也许有人看哈姆雷特是勇于思而怯于行的懦夫,有人看他是深思熟虑的勇士。鲁迅先生在评价《红缕梦》时,也曾经说道学家看见的是淫,文人才子们看到的是情。

适用主题:看问题角度、立场决定观点等

08

惊叹云蒸霞蔚的山峰,却害怕荆划棘刺,畏首畏尾,缺乏自信,这只能使人浑浑噩噩,碌碌无为。须知“无限风光在险峰”,时代需要的是凭借自信这架云梯的攀登者。当年炮火纷飞中,面对五岭、乌蒙、岷山,自信的毛泽东唱起了多少支攀登之歌,胜利之歌!他高唱“同心干,不周山下红旗乱”;他高唱“踏遍青山人未老”;他高唱“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字里行间,充满着自信者的豪气!

适用主题:自信、勇气、魄力等

09

古往今来,“诚信”便是英雄们惺惺相惜,成就大业的根本,无论儒法,还是老庄。“诚信”,“诚”总是作为君子最重要的美德出现的,古书上处处写着君王以诚治国,诸侯以诚得士的故事。信陵君正因诚信,打动了诸葛孔明,三分天下,成就霸业。而梁山上,那些英雄好汉,一诺千金,为诚信两肋插刀的豪情,更被写进才子名著,感动着千百万读书人。

适用主题:诚信、成就等

10

创造的人生也同样是最美的。只有波涛汹涌的浪花,才能显示出大海磅礴的气势;只有一望无际的森林,才能创造出大地的翠绿与娇美;只有敢于跋涉,登上峰顶,才能领略山川的壮丽风光,才能体会创造的欢欣快乐。钱三强的人生最美丽,因为他领导制造了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刘庆峰的人生最美丽,因为他身为中科大的研究人员,实现了人机对话,他还梦想创造中国的贝尔实验室;袁隆平的人生最美丽,因为他培植出了超级杂交水稻。他们的人生都是创造的人生,无疑是最美的。

适用主题:创造、奋斗、价值、美丽人生

奉献议论文名人素材?

路遥把自己的生命奉献给了文学创作,成就了现代文学一座灿烂的丰碑《平凡的世界》

;米开朗琪罗把自己全部的精力奉献给了雕塑和艺术,西斯廷大教堂上的壁画成为后人仰望的完美杰作;张骞把自己最年轻美好的年华奉献给了一次次艰险的外交工作,古丝绸之路上的驼铃已被历史的风沙掩埋,而张骞这个名字将被永世传颂。

关于职业选择的名人素材?

钱学森

在新中国刚刚建成的时候,钱学森同志开始争取回归祖国,他毅然放弃国外优厚的物质生活,选择为祖国服务,他成为了为新中国的成长做出无可估量贡献的老一辈科学家团体中,影响最大、功勋最为卓著的杰出代表人物。

钱学森是新中国爱国留学归国人员中最具代表性的国家建设者,是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