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的议论文怎么写

结合历年考试情况来看,事业单位考试议论文写作可以从以下角度出发:

一、明确作文文种和核心

(1)在申论考试中作文建议书写的文种为议论文,而议论文的核心在于总论点和分论点,整篇作文都在围绕论点进行论述,如果论点错误,写作水平再高也是跑题作文,二类文和四类文分数差距就不必过多论述了吧!

(2)简单论述:文种---议论文;核心---总论点、分论点

二、总论点的寻找方式

(1)总论点一般指全文的核心论述观点,观察近年来国考和省联考的发展趋势,总论点的角度逐渐变高,经常可以上升到国家层面,那么也逐渐降低了近年来申论考试文章总论点寻找的难度,甚至可以出现万能总论点,例如: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但是万能总论点并不能使用与全部的文章。

(2)简单论述总论点的寻找方式:第一步,寻找文章主题(全篇材料都在描述的共同话题,题干中直接出现主题词汇以题干为主,例如:创业:金钱之外的价值)

(3)围绕主题展开论述,如果想求稳的方式,一般以对策和意义两种角度为主,凭借近年来出题的难度,最稳的方式为,主题词+意义这种形式书写,角度更大,因为总论点要囊括文章的三个分路点,统领全文。

简单论述总论点最稳不出错的方式为:主题词+意义(材料中最大的意义,能够囊括三个分论点)

既然为了求稳,那么近年来展现出一些可以万能的总论点展开方式。

万能总论点展开方式: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伟大复兴中国梦;助力民族发展;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惠民政策);美丽中国建设(生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生态)

三、分论点的寻找方式

(1)对于分论点的寻找方式,绝大部分同学认为是议论文中的难点,其实并没有很大的难度,只有有些同学在寻找的过程中没有掌握到方法,如同无头苍蝇一般的漫无目的的寻找,既浪费时间又不容易找到,其实寻找分论点非常的简单。

(2)首先,要明确作文分论点段旨句的两大常用角度。一、以分析为主的议论文,指的是:主题词+意义、作用。二、以对策为主的议论文,指的是:主题词+对策、手段、措施。

(3)分论点的角度要求从材料中概括,简而言之,就是从材料中寻找围绕主题词的意义以及对策,相当于做一道材料众多的归纳概括题,那么为了让自己不像无头苍蝇一般漫无目的的寻找,可以参考以下方法:

一、寻找题干中的分论点(一般为最优分论点)

二、看题干中是否有两个关键词,并且呈现对立关系(例如:快与慢、幸福与缺陷)

三、重点观察话题出处以及非作文题没有用到的材料

四、重点观察有无围绕主题的非作文题目,具体指:归纳概括做法、归纳概括影响、启示型综合分析、提出对策。(这种方法,一般角度较小,有更高的角度建议采用其他方式)

五、概括则落大意(角度较大,一般能够涵盖全部材料大意)

提示:分论点不宜过大,比如上升的国家,那么总论点无法囊括分论点,直接划分为四类文。

事业单位考试的议论文材料是“寓言故事”这怎么写

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是事业单位考试中比较常见的命题方式,材料中往往蕴含着一些哲理和道理,例如“失败是成功之母”、“千里之行始于足下”、信任、奉献、宽容等。这种材料大多浅显易懂,但有的故事会比较隐晦曲折,因此在审题时,各位小伙伴不能只满足于明白字面上的意思,还要由表及里,由浅入深,仔细挖掘出材料中所蕴含的深刻道理,抓住中心思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引申扩展。

之前的文章已经为大家介绍了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的解题技巧,但是相信不少同学记忆已经模糊了,那么为了进一步强化作答技巧和写作思路。今天,我们仍然以一道真题为例,即2014年贵州事业单位的真题,为大家再一次讲解、强化此种题目的作答技巧和写作思路。

题目要求

请阅读上面的材料,根据自己的感想,紧密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给定材料5

有两个饥饿的人得到了一位长者的恩赐,一根鱼竿和一篓鲜活的鱼,其中,一个人要了一篓鱼,另一个人要了一根鱼竿,于是他们分道扬镳了,得到鱼的人原地就用干柴搭起篝火煮起了鱼,他狼吞虎咽,还没有品出鲜鱼的肉香,转瞬间,连鱼带汤就被他吃了个精光,不久,他便饿死在空空的鱼篓旁。另一个则提着鱼竿继续忍受饥饿,一步步艰难地向海边走去,可当他已经看到不远处那片蓝色的海洋时,他浑身最后一点力气也使完了,只能眼巴巴地带着无尽的遗憾撒手人间。【两个人都选择单打独斗,支撑的时间短,结果很悲剧】又有两个饥饿的人,他们同样得到了长者恩赐的一根鱼竿和一篓鱼,只是他们并没有各奔东西,而是商定共同去找大海【暗含一起面对、互帮互助、团结合作之意】,他们每次只煮一条鱼【善于思考、有计划、有打算的意思】,最后经过遥远的跋涉,来到了海边。从此两个人开始了捕鱼为生的日子,几年后,他们盖起了房子,有了各自的家庭,子女,有了自己建造的渔船,过上了幸福安康的生活【团结合作带来的意义是成就了自己也成就了别人,实现共赢】。

解题思路

读完题目要求,不难看出,从题干中得不出任何跟内容相关的有效信息,此种情况下如何能写出一篇800字左右(字数可以上下浮动100字,即700-900字)的文章?还是得仔细阅读材料,挖掘出材料蕴含的观点,即通过故事总结做人、做事的道理。接下来的三步骤将为大家揭开谜底:

由事论理—“塑灵魂”

寓言故事类材料作文第一步是从故事中挖掘出蕴含的道理,即由事论理。就本题而言,前两个饥饿的人尽管得到了长者的恩赐,但是由于二人不能互相帮助和支持,只顾眼前的利益,最后均没有逃脱饿死的命运;而后两个饥饿的人在同样的条件之下,却能补长取短、优势互补、团结合作,进而战胜饥饿,双双活了下来且过上幸福的生活。

因此我们从本则材料中总结出的道理有:团结就是力量、合作才能共赢、互相帮助才能取得长远的进步、善于思考能找到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式等,这些都可以作为我们的观点,进行展开。

就理论理—“搭骨架”

提炼出材料中蕴含的道理则意味着找准了观点,有了观点之后,就要“谋篇布局”,确定文章的结构,搭建文章的框架。按照上面的思路我们可以具体展开:

1、第一个启示,要团结合作、互帮互助。团结就是力量,是个人获得成功的关键,是企业长远发展的保障,是社会和谐的基石(备注:题目要素较少,建议用主体分析法展开,即从个人、企业、社会等多个主体展开)。

2、第二个启示,面对困难艰险,或者诱惑时,要善于思考、做好规划,不能只顾眼前的利益,才能取得长足进步。

3、第三个启示,帮助他人、成就自己、成就他人,实现共赢。

这便是文章展开的三个角度或者叫分论点,在逻辑结构上他们可以是相互并列的关系,也可以是层层递进的关系。

就理论事—“填血肉”

选择恰当的材料作为论据,不仅能够佐证观点,还能博得阅卷人的青睐。对于像这种材料少的题目,大家需要运用自身积累的资料作为论据,如热点事件、名言警句、历史案例、领导人讲话等。比如围绕“团结合作”,我们可以运用以下素材:

与团结合作相关的名言警句:

1、团结一心众志成城。

2、众人拾柴火焰高,一个好汉三个帮。

3、同一个目标携手共进,同一个梦想合作共赢。

4、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与团结合作、实现共赢相关的经典事例:

1、地震来临时,人们抗争救灾;非典袭击时,人们共同抗击非典;

2、中国援建非洲,与第三方世界的国家形成了友好关系,共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各国加强文化交流,包容差异,融合碰撞,取长补短等;

3、中国女排精神,体育竞技中团结合作取得集体的荣誉等。

通过对以上题目的学习,大家对寓言故事类的材料作文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和把握,那么接下来需要同学们自己动手搜索一些寓言故事,从中找出其中蕴含的主要观点,确定写作角度,在此基础上填充经典事例和名言警句,使文章“有血有肉,有灵魂”。

2022天津事业单位考试申论技巧:议论文写作如何写

文章写作,多年来一直是困扰广大同学的一个问题。每年都会听到很多同学“羞涩”的对老师表达“作文该怎么写?”“老师,我不会写作文”等等诸如此类的话语。其实文章写作并不难,难的是同学们没有接触过,因而不熟悉;或者接触过因不得要领而无法表达出题人想要的内容。那下面我们就谈一谈如何写我们事业单位考试中的议论文。

一、核心观点不可少

很多同学得不到自己满意的分数,或者得分低于平均分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在于两点:一个是文章写作没有明确表达出一个论述的核心观点,简单来说就是观点不明确。所谓的议论文,跟抒发个人情感类的记叙文的区别就在于,它不是在表情达意,而是在让别人知道你的观点、看法,简单来说就是在给人别讲道理。你的道理也就是你的观点是什么都未曾表明,就不用提文章的说服力了。所以要想写好议论文,观点表述必不可少。另一个就是有明确的表达出自己的观点,但是与出题人也就是材料所表达的观点不贴合。现在流行一句话“我不要你觉得,我要我觉得”,我们议论文写作也是类似,不要自己主观想当然认为文章观点是什么,要考虑材料、题干所表达的观点是什么,出题人让我们写的是什么。总有“不听话”的同学,因为过于想当然而懊悔,比如:题干与材料明显提示我们的核心观点是什么,以及可以从哪些方面去写,但是仍然要自己另辟蹊径,或者看出了出题人给的信息却因为自己写不出而“自立门户”,这样下来的结果肯定就是很难拿到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分数了。

所以说要想写好议论文,核心观点是不能少的。我们事业单位的写作,一般会给比较短的一篇材料,这样的情况下,结合题干加上材料最起码能够得出写作的核心论点,有的时候也可以得出分论点,这个不唯一,可以结合自己的理解完善总分论点,当然,还是以材料和题干信息为主。

二、论述充分不可少

很多同学在论述自己的观点的时候,仅仅是用一些直白的话语表明自己的观点多么正确,就好比你在推广一件商品,用再多华丽的辞藻去夸赞这件商品也显得单薄无力,不如就跟别大众说明它的优点以及用途。文章论述也是如此,自己的观点在正确,也是需要用事例去论证的,而这个事例势必是紧紧围绕观点的,否则路唇不对马嘴,弄巧成拙,案例的意义也就失去了。一般我们在论述中都要保持着“总分总”的原则,即一段的开头表明自己的观点,接下来用事例去论证自己的观点,最后结尾简单总结,这样才能提让自己的文章更显得有逻辑性。

好的文章一定是经过仔细审题、阅读材料写出来的,写的过程大家可能会觉得很痛苦,甚至觉得自己写出来的文章羞于见人,自己也不忍直视,但是要想改变自己,就不能不去写,不去看。要动笔大胆地写,写完以后自己仔细琢磨再修改。学习不是一蹴而就的,只有耐心和认真方能达到自己满意的结果。